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31 Aug 2009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

以利特泰柏用戲謔的筆法描述應該是悲慘的家庭生活和黑暗的同志處境。當人生荒謬突梯到極點,反而變成高反差的笑話。在我看來,對同志身份的自我和解才是書中主角所有動力的來源。

胡士托風波 Taking Woodstock(台灣繁體中文版);
制造伍德斯托克(中國簡體中文版)

作者 以利特·泰柏(Elliot Tiber),湯姆·蒙特(Tom Monte)

譯者 廖月娟(臺灣繁體中文版);吳冰青(中國簡體中文版)

出版社 Square One Publishers(英文原著);遠流出版(臺灣繁體中文版);譯林出版社(中國簡體中文版)

出版年份 2007年(英文原著);2009年(中文版)

李安新作《Taking Woodstock》將在台灣上映,遠流出版在7月率先發行電影原著中文版「胡士托風波」。

電影要開拍時,大家已知道劇情中當年小鎮的主辦人是同志Elliot Tiber(以利特泰柏)。有人狐疑為什麼李安老是看中同志題材,看過原著後,你會恍然大悟,李安真正看上的是泰柏這一家三口在這場歷史盛會的轉變,特別是親情關係的和解,這才是他一直追尋的核心主題。李安在國外訪談中已表示,主角的同志身份並沒有什麼新鮮觀點,在片中的比重不高。我不知道他的本意為何,但我看來,對同志身份的自我和解才是書中主角所有動力的來源。

以利特泰柏用戲謔的筆法描述應該是悲慘的家庭生活和黑暗的同志處境。當人生荒謬突梯到極點,反而變成高反差的笑話。我一邊讀一邊笑,合上書卻很想掉淚。

例如,這個猶太乖乖男提到上猶太小學的恐懼:「我很怕摩西和他的十誡,我沒有信心,我想我一定會破戒,然後遭到懲罰,我也怕上帝,因為祂脾氣很壞,動不動就雷霆大怒,降禍給不信祂的小學生。」

他講到過去認為同性戀是精神病,不忘吐槽:「然而治療師卻認為同性戀是可以藉由行為改變來『導正』,使我們一朝醒來變成愛異性的正常人。他們或許什麼病都治不好,就是對治療我們這些同性戀者胸有成竹。」



泰柏媽(片中由Imelda Staunton飾)是那種以前過怕窮苦日子,後來錙銖必較的苛刻婦。她不會表達愛與溫柔,生活壓力只讓她用不斷咒罵當成武裝。

泰柏爸是沈默不語的勞苦男,一輩子被泰柏媽壓制,教養小孩只知道抽出皮帶狠打。他們並不是一無可取的父母,只是不知道表達,也沒有機會學習表達的舊式爸媽。

以利特絕對是天生的男同志(說不定有機會成為雙性戀)。並不是因為欠缺溫暖的家庭關係讓他變成同志,而是讓他在成為同志的過程中,歷經曲折的命運。所有手足成年後都想離家越遠越好,只有他矛盾地留下來,渴求不知道何時才會得到的愛與尊重。

他年輕時偶然在漆黑的戲院被陌生男子騷擾,嚐到身體的快感。禁忌的刺激變成無趣生活的出口,補償現實中的挫折和壓抑,於是他不斷追求短暫的滿足,卻不知所以然。甚至進階到SM,在痛楚中同時體驗快感。

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描寫SM遭遇,筆鋒一轉卻是那麼痛的領悟:「我們家的人沒有一個人得到真正的愛。我最初的性經驗,說來也和愛不相干。那種被挑逗、撫摸和高潮的快感都很真實,然而我的對象都是陌生人,他們其實在猥褻我。我不知道什麼是愛,也不知道能從這樣的性生活得到什麼。我父母從來不曾跟我討論這方面的。我從家庭得到的愛是暴虐,陌生人給我的性也好不到哪裡。」

以利特在書中回憶過去「性愛流水席」的往事,提到親眼目睹Rock Hudson在同志派對的醜態,與田納西威廉斯和柯波第嗑藥三人行……以及那些短暫的激情過後就完全不相識的冷漠,他歸結出一段話:「因為沒有人愛你,性交成了純粹的肉體經驗。性交把你的身心送上狂喜的高峰,精力得到宣洩,讓你暫時走出孤獨的牢獄,只要有人渴望你的身體,儘管他要的也只是你的身體,你就覺得自己還活著。」

他的同志宿命感在1969/6/27的The Stonewall Riots(石牆暴動)被激怒。以利特一反溫吞的個性,拿起石頭棍棒反擊。他第一次感覺到力量,感覺有能力改變現況。大約一個月後,當別的城鎮拒絕胡士托音樂節的舉辦,他鼓起勇氣拿起電話請接線生轉給陌生的音樂節製作人Michael Lang(藍恩)。



電影的重點應該從這一部份開始。藍恩搭著直昇機降落在快要沒落的白河小鎮,像是天降奇蹟。電影角色相當忠實原味,藍恩活脫是從照片中走出來。以利特本人據說高高胖胖的,可是影片卻找來較瘦弱的Demetri Martin。或許是讓這個同志角色更少點侵略性,更多一些傻人傻福的效果吧。

胡士托音樂節是在Max Yasgur的牧場上舉辦。他的角色在片中由《美國派》成名的喜感老爸Eugene Levy飾演。他一出場就可確定觀眾對喜劇的期待。



原著中,胡士托音樂節期間出現許多奇人,最近宣傳一直在炒作Liev Schreiber扮女裝飾演Vilma(薇爾瑪)。他在書中後段是個亮點人物,但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重要。原著描述「她」的出場:

「八月初的一天,我在傾盆大雨中從辦公室走出去。這時,眼前出現一個高大魁武的女人,她撐著把黑傘,一直盯著我。這女人身高將近一九○,穿著綴滿亮片的黑色洋裝、性感網襪和高跟鞋,一張濃妝豔抹的臉就像塗上油漆,假睫毛看來有如一對黑牙齒。她把假髮高高盤起,用漆筷做髮簪,不知噴了多少定型噴霧,髮絲硬得可做鋼絲球。」

書中提到她在二次大戰是巴頓將軍麾下的陸軍中士。當時她已當了祖父,有八個孫子,喜歡打扮成女人,偶爾做做皮肉生意。電影把她的角色降齡許多。

因為胡士托音樂節人潮眾多,除了引起保守鄉民不滿,更招來各路黑道份子覬覦周邊商機,或乾脆來索討。泰柏一家人常常手拿棒球棍、鐵條、酒瓶,隨時面對外界挑釁。後來薇爾瑪加入,協助旅館的「保全」工作。

有一次以利特遭受攻擊,薇爾瑪適時出現解救。他好整以暇介紹她出場:「今天,她穿的是女兵服。那衣服太小了一點,她的胸部又加上襯墊,上衣銅釦緊繃得隨時可能彈開似的。她的影子落在五點鐘方向,那張臉依然濃妝豔抹。好個巾幗不讓鬚眉。」




書中提到一部幻彩小巴載來四個女同,130多公斤天后級的Georgette(喬琪雅特)是這個活動靈修道場的主事,身邊有一位穿著芭比娃娃蝴蝶裝的女子,和兩個穿著連身工作服和工作靴的女子。喬琪雅特停留期間常舉行小座談會暢女性主義和女同。最重要的是她充滿磁力,為泰柏父子開釋解惑。(這個段落似乎有出現在片中,因為演員表出現「Georgette's girlfriend」。可是沒找到Georgette。)

以利特在籌辦活動期間,隨著四周的解放氣氛,不斷就近取材肉體交會,始終擔心被父母發現同志身份。沒想到泰柏爸和喬琪雅特很談得來,以利特感覺父親對他的態度改變了,感到父親的愛和以他為榮的驕傲。

這段父子和解是書中最感人的部份,想來也是全片催淚所在。胡士托音樂節結束後幾個月,泰柏爸就因大腸癌過世。他原本只會低頭修屋頂,在活動期間,他卻挺直腰身指揮交通,拿著球棒對抗外界挑釁。他和以利特終於可以勾肩搭背,欣賞彼此的成就。

父母對子女的事情心知肚明,只是看他們要選擇哪一種處理方式。泰柏爸決定臨死前對以利特「come out」:「我好愛你。我了解你,也知道你在做什麼。我知道你過著什麼樣的人生,你交了哪些朋友。我只想讓你曉得,老爸只是樂觀其成,沒任何意見。我希望你能找到你愛的人,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有些人覺得胡士托音樂節是一場濫交大會。撇開一些革命的性理論,我覺得這是歷史演進的反彈。當人心壓抑到一個地步,就會產生強大的反作用力來修正。

胡士托音樂節像是以利特從「性」到「靈肉合一的愛」奧德賽歷程的起點。他以前覺得性是越激烈越好,在牧場上遇到一對開著另一部幻彩小巴的年輕男女,第一次吃到迷幻藥,體驗到性愛是可以溫柔美好。目前影片的流傳的劇照顯示有這一段情節。

大麻與迷幻藥是胡士托音樂節的重頭戲之一,相信影片少不得這些嗑藥的片段。我注意到預告片中有一段是泰柏爸和泰柏媽在雨中手舞足蹈,旁人緊張地問,到底給他們吃了多少大麻?原著中,這是以利特的一點孝心。因為舉辦音樂節身心俱疲,以利特常常用大麻幫自己舒解壓力,他看見爸媽日以繼夜工作,於是在餅乾中加料,讓他們享受一小段假期。

我不曉得電影上映後會造成什麼樣的社會話題,會不會有人誤會是在鼓勵濫交和吸毒?

回顧這段純真年代,他們用身心解放去對抗當時愚蠢的國家機器。有些社會行動產生影響力,有些在日後改弦易轍。當時的性解放被後來「安全的性」做了再修正。大麻則三不五時在道德瑕疵和販賣合法化中掙扎。

世界並沒有從此變得更美好,老實說這個世界本來就不美好,但你可以有勇氣去面對它。我們後輩比胡士托這一代聰明太多,可能是太聰明了,所以也比較明哲保身。如果胡士托對現代人真有什麼啟示,可能也只是一場小小的解放。


本文原載:Orange's Review
http://orange-review.blogspot.com/2009/08/talking-woodstock.html
   

電影《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預告片




電影《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片段

Reader's Comments

Comment #1 was deleted by an administrator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