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Oct 2005

死亡诗篇 Son Frere

拍过《受伤的男人》(L'homme blesse)、《玛格皇后》(Queen Margot)和《亲密关系》(Intimacy)的法国导演帕特里斯 谢罗(Patrice Chereau)最擅长拍摄关于人与人之间一些关系激烈的电影。

导演: Patrice Chereau

主演: Bruno Todeschini, Eric Caravaca, Catherine Ferran, Nathalie Boutefeu, Maurice Garrel, Sylvain Jacques

通常在典型的伦理影片中,疾病在身,衰弱无能的总是同性恋的那方,而这部戏却恰好相反,身为同志的弟弟路克是性格温和、健康,工作和感情生活都稳定的一个,而异性恋的哥哥汤姆斯却是心浮气躁、病弱,有感情问题。
如《受伤的男人》中的少年对皮条客的痴恋和《亲密关系》中陌生男女每周一天,只做爱而不沟通的相聚,皆是一些平常人之间的一些不平常的关系。

这部《死亡诗篇》(获2003年柏林影展最佳导演银熊奖,另译《他的兄弟》)的情形有点不同,戏中的主角并非毫不相干的陌生人,而是血脉相连的亲兄弟。

弟弟路克(Luc)是名同志,与他的男伴文森(Vincent)定居在巴黎,哥哥汤姆斯(Thomas)在多年前因弟弟的同性恋倾向而疏远了他。

有一日,汤姆斯出其不意地来探访路克,原因是他患上了血小板逐渐消失的病症,随时都会有生命的危险,所以他希望弟弟能陪他到医院做治疗,并在他的养病期间陪伴他。

在这期间他们重温了以往的记忆,争议著两人之间的矛盾,在重建以往亲密的关系时,也尝试去了解以前没有机会知道关于对方的点点滴滴。

通常在典型的伦理影片中,疾病在身,衰弱无能的总是同性恋的那方,而这部戏却恰好相反,身为同志的弟弟路克是性格温和、健康,工作和感情生活都稳定的一个,而异性恋的哥哥汤姆斯却是心浮气躁、病弱,有感情问题,也就是较不「正常」的那个。

这个不寻常的安排挺有讽刺性的,当他们的父亲在医院大发牢骚,说道:「为什么患病的不是路克?他比较强壮。」,他其实想说的大概是,反正他是同性恋,他本来就有病,也就正好地道出了这个观点。

《死亡诗篇》是一部很「阴郁」的电影,无论是铁床白墙的医院里,或者是路克阴暗的房间里,又或者是阳光明媚的Brittany海滩上,都有一股冷冷静静的气氛,就连路克和情人交欢时,也是冷冷淡淡地。

可是在这冷淡静穆的气氛中,从他们的言谈和眼神中,我们可以感觉到他们之间那份渐渐再次浓烈的手足之情。

兄弟俩在死亡阴影的覆盖下,重新地去「认识」对方。
这部片子拍得很真实,导演没有利用煽情的对白或矫情的画面去刺激观众的感觉,两位主角超实力的演出是影片中最大的强点。
汤姆斯再次亲近他的弟弟,他已经不再抗拒弟弟是个同性恋者的事实,他要认识弟弟的世界,他们甚至去了同志天体海滩。(有趣的是,这么多年了,他还对弟弟的倾向存有怀疑,在同志天体海滩上质问弟弟的同性恋倾向?)

路克看到哥哥的恐惧、疲弱,看到哥哥赤裸裸无助的一面,虽然他埋怨汤姆斯未曾照顾过他,甚至在他最需要的时候离弃他,但当汤姆斯躺在病床上任由护士们剃除体毛时,他看到了哥哥的无助。

当他看了哥哥在手术台上时,他想像是他自己躺在那里承受著痛苦,他可以感觉到哥哥的痛楚。他知道必须照顾汤姆斯,因为他们终究是亲兄弟。

整部片子在时间顺序上交叠错乱,开始时会觉得混乱,一会儿他们在医院里,一会儿他们却在海滩上,可能导演要借此减轻医院片段中给予观众过于沉重的感觉。

两个场景的片段像是两个同步进行著的故事,当他们开始到海边的故居时,另一个片段却是汤姆斯去找路克,然后住院留医。

当汤姆斯在手术后出院时,下个片段却是他将不辞而别。

在医院里,汤姆斯必须治疗他身躯上的伤,而在海边,他却在治疗著一道心里的伤痕。

这部片子拍得很真实,导演没有利用煽情的对白或矫情的画面去刺激观众的感觉,两位主角超实力的演出是影片中最大的强点。

饰演哥哥的Bruno Todeschini阴沉的演出,不仅把苦涩的汤姆斯演得丝丝入扣,再加上牺牲「色相」,镜头前剃除体毛,堪称勇气可嘉;而Eric Caravaca内敛的演出,把弟弟路克对哥哥汤姆斯的爱怨交错,最终疼惜爱怜的心情表现得很有真情实感。

头一回看这部影片,觉得它节奏有点缓慢,戏有点闷。

第二回心无旁骛地重新看它,看后心里有种莫名的感动。

两个本来就互相爱护的兄弟,却因为没好好把握住沟通的机会,而白白地任时间疏远了他们,直到时限不多时,才有机会向对方说:我真的很爱护你!

影片的结局虽然令人感到惆怅不已,但他们兄弟俩终究能及时祢补那份流失的亲情,避免了一个终生的遗憾,我想那就是汤姆斯来找路克真正的原因。


注:本片获选为今年新加坡第20届法国电影节节目之一。>> 电影节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