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Sep 2008

做麼醬?

「做麼醬?」單從文字的角度來看,還以為和食譜有關,但這是普遍新馬一帶華裔在表達「怎麼會這樣」時吃字所造成的口誤。

歌曲聯想:
走火入魔
演唱:丁當 & 阿信(五月天)
專輯:我愛上的
出版:滾石唱片
(2008年)
從「做甚麼」演變成「做麼」,「這樣」演變成「醬」,隨後不斷的吃字和加以變化,「做麼醬」、「不要醬(子)」、「可以醬子的咩?」、「是醬(子)的咯!」,加入一堆特有尾音來強調,說得口沫橫飛,聽來特色非常,卻同時為難了他人。

早幾年前,台北朋友還一度將「醬子」流行化,令人啼笑皆非。由於早已被台灣同化,說話時又不夾帶南洋口音,因此經常被誤認為是台灣人。偶爾聽到友人刻意於面前模仿新加坡人說話時的特有口音,頓時讓我這個道地的新加坡人頗為尷尬。

於此聲明不是向台灣人獻媚,台灣中南部人說話時也有口音,中部和南馬華裔說話時的口音頗為接近,而南部人則夾帶著濃厚的閩南口音,也既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台灣ㄍㄜ(國)語」。

新馬一帶的華裔在說華語時其語法使用較雜亂,一段完整的句子中,華語詞匯有限以外還不時摻雜了英文和方言來加強和補其不足,輕重音在使用上則完全省略甚至於不怎麼重視。套句廣東人的形容詞「求求其其冇乜所謂」,反正明白即可,何必在乎語法和詞匯上的使用?

既是持有這種「無所謂」心態,講話講得「里里拉拉」,語文能力不進反退,表達能力更是開倒車。返國多年,發現能以流利華語(不摻雜英語單字)交談和表達能力的人簡直鳳毛麟角,而一般大眾則是將菜市場語言常夾帶的「啦、叻、咯、咩」發揮得淋漓盡致。

我不奢求國人要講一口標準的「京片子」(那是不可能的!),或於瞬息之間全民之華語水平達到一定水準(那就要看政府在教育上重不重視華語),只期望國人能在最基本對話上稍微做更多糾正或下多一些功 夫,就此相信已足夠,不需特意太超過。

以下為幾個較常出現錯誤的慣常用語:

你吃先、 你走先 ≠ 你先吃、你先走
「先」為副詞,時間在先,行動在後,但國人卻將方言語法直譯過來套用,所以才會出現「你吃先、 你走先 」等語病。

好彩 ≠ 幸虧
套用廣東話「好彩」於中文語法中,而且還用得理直氣壯。或許 至今很多國人還不知曉「幸虧」該如何使用。

幾美一下 ≠ 相當好看
廣東話「幾靚下」,先是被馬國華裔直譯為「幾美一下」,後來則演變成口頭禪。經國產電視綜藝節目主持人的推波助瀾而流行起來,間接也成為流行句子。玩笑話也就算了,而今卻逐漸演變成取代就有些太超過了,甚麼「幾爽一下」、「幾耐看的」、「幾新鮮的」等等等。曾幾何時,「幾」字變成助詞?

要不要飯? ≠ 添飯嗎?
小販無心脫口而出的問「要飯嗎?」常讓我感到不舒服,但若友人如此招呼我,那他肯定會被我修理一番。「要飯」既是乞丐,既然叫我「要飯」又何必招呼我呢?若我不是本地人,肯定會被這不禮貌的言語所冒犯。

還有許 多例子只是一時間無法一一列出,華語掌握得如此,大家會推說是原於第二語文,掌握得不好所以要求不能太過苛刻。

既然如此,既是表示第一語文「英文」應該說得很溜,對吧?

但某天經過某戶人家卻讓我咋舌,突然聽見女孩呼叫其外籍幫傭:「Aunty Lia, that one take come!」(直譯:Lia阿姨,那個拿來!)

我頓時愣住傻眼……………做麼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