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登入

記住我

初到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10 Oct 2008

兩個美少年

2008年9月的加拿大多倫多國際電影節,我有幸看了幾部和我們同志相關的電影,今天要談到是,一部來自捷克的《鄉村教師》(The Country Teacher/Venkovsky Ucitel),還有一部來自瑞典的《一歲半的帕特裡克》(Patrik Age 1.5)。

把這兩部電影,合在一起談,是因為,電影節過去好幾天了,此刻我自己獨自一人,面對電腦的監視器屏幕,回過頭來再想一想這些同志題材的電影,發現在這兩部各自獨立否不相干的故事片電影當中,真正稱得上是男主角的,其實還不是電影中鏡頭最多的男同志角色,不是故事的講述者男同志,不是電影敘事視角的男同志,撐起整部電影的靈魂人物,不約而同地,是兩部電影當中,各自挑選的的十五、六歲的美少年。

呵呵,我在少年之前,用了個「美」字,也算是個男同志視角吧,一個小花招,一個吸引眼球的伎倆。然後,又把這兩部電影的男主角位置,越俎代庖自做主張地,從電影導演花費心思,集中心思,塑造的男同志形像,轉移到了的兩個美少年身上,嘿嘿,有見色忘友的嫌疑哦。

忽然想到,如果是異性戀男人的視角呢,如果我們要討論像文學史和電影史都要記上一筆的《洛麗塔》(Lolita)女主人公那樣的少年美人,標題就得說是「兩個美少女」,是什麼讓本來沒有性別之分的「少年」,變成了男孩子專用專屬,獨霸獨享的名詞,而提到女孩子,要特別表明?

思維更進一步,剛剛寫到「《洛麗塔》女主人公的美人」,小說也好,電影也好,專業術語學術術語「主人公、主人公」的叫,本來漢語中文,還不算是個陰性陽性名詞十分分明的語言,可大家約定俗成,以為天經地義的用語,用在此處,依舊是一個男性化十足的主人公的「公」,為什麼不是主人婆的「婆」?害得大家,要指明是主角是女性的時候,要在前邊加個女字,來特別說明。

字裡行間,有意無意,我們真的是在一個叫做男性主宰的異性戀世界啊。

有時候我想,甚至是在本該女同志男同志共生共存的同志世界,男性男同志的生存空間,也要比女同志的大,電影史上,留下來的所謂同志片經典,也一向的表現男同志的多,涉及女同志的少。

閑話少提,回到兩個美少年的本題,非常不幸的消息是,兩部電影中的這兩個美少年,如果按照約定俗成的異性戀vs同性戀的二元分析,直人vs彎人的分門別類,非我族類,不是我們的同志哦。

狠心的電影導演,並且要強刺激一下我們的同志觀眾朋友,兩個可愛美麗的少年,不僅不是我們同志,還別有用心地給他們都安排了一個初戀女友,來確定他們是如假包換的異性戀者身份,哈哈,郎情妾意,男歡女愛,偏就是故意秀給你們這幫子,恨不得天底下的男人,統統都是男同志的人看,你眼睜睜地看著美味佳肴吃不上,你去傷心欲絕去吧。

如果你感覺到悲哀,如此年輕魅力美麗的少男,居然不是我們同志,too cute to be straight,讓你哀嘆三聲,嘿嘿,我還是勸你把俺發明的「十分一定律」,默默地念上幾遍吧,滿打滿算,少年美不美,最多最多,也只有十分一的可能是我們同志,這不才兩個嗎,繼續繼續,繼續悲傷下去,悲傷到第九個的時候,你會歡呼雀躍地等來你的美少年,而且,是同志美少年。

更為悲哀的是,這兩個美少年,不是同志身份倒也罷了,進一步來說,異性戀世界中,對我們同志世界的誤解,歧視,偏見,我們同志所遭受的,來自異性戀者的種種羞辱,電影中的同志主人公,遭受的來自這兩個少年羞辱,不論他們美還是不美,可以說,誤解,歧視,偏見,都是一樣也不少的。

而我們還有一個專用名詞,來描述異性戀男女對我們生活的驚恐厭惡和憎恨,叫做同性戀恐懼(homophobia),這兩個不同國度的少男,一點意外都沒有的,不約而同,異地一起,共同患病,所做所為,絲絲入扣地成為同性戀恐懼症的患者。

但我要說,這兩部同志題材電影的同志魅力,也正是在於此。

正是在於這兩個反叛時期的美少年,這樣的青春時期,一個沒有父親(《鄉村教師》中的男孩),一個沒有母父(《一歲半的帕特裡克》中的男孩),他們的青春在困惑,他們的青春在掙扎,他們正在經歷暴風驟雨,他們不知所措,張慌失措,茫然無助,以至於憤世疾俗,離家出走,打架鬥毆,爭風吃醋,淪為邊緣一族,另類一族,格色一族。也因此而痛恨他們所不了解的同志,很自然的,去欺負比他們問題少年更弱勢的同志一族。

有了這樣的佈景,這樣的背景交代,兩個即使美,也美得孤立無援的少年,用一句酸掉牙的浪漫詩句,再美麗的青春,也挽救不了的孤單寂寞啊!在影片中都從我們中年成熟的同志那兒,即使是受到美少年的傷害,受到美少年的羞辱,兩個美少年,還是從同志大哥或者同志叔叔那兒,得到了溫情分享,得到了幫助和提攜,甚至,用一個俗到家,也強力到家的字眼,得到了「愛」。

不可否認的是,這份來自同志大哥同志叔叔的愛,不會是水晶一般的純潔無暇,活生生的年輕肉體,性靈活波的少年個體,如果電影中的同志角色,對美少年有性上面的吸引,有性的誘惑,愛戀帶有性的成分,不是很天然很自然的事情麼?

感人至深電影藝術的魅力,正是身處性誘惑性吸引的雙方,在同志大哥同志叔叔和美少年之間,處理這種致命誘惑性吸引的克制,和性騷擾之後,深刻的反省,被騷擾之後,學習擁有一份寬容的心。

觀眾們深感欣慰的電影結尾,倒不是皆大歡喜幸福永遠,至少也算是一個「光明」的結尾吧,兩個生動活波的美少年,社會生活剛剛開始,對待自己的嶄新生活,對待他人,對待同志,對待自己的初戀,都有了溫馨動人心弦的轉變和改變。再俗一把,算是「愛」的力量,戰勝了無知、驚恐、偏見和憎恨。

這樣的愛,溫情,分享,幫助和提攜,這樣的愛的力量,才讓我們一直被異性戀者團團包圍,保守勢力一直圍剿圍困的,在全人類社會中僅僅只占十分一的同志世界,擁有如此強大的生存力量生存能力。

我們活著,我們愛著,我們弦歌不斷,我們生生不息。

讀者回應

搶先發表第一個回應吧!

請先登入再使用此功能。

Social


請選擇新聞及專欄版本

精選個人檔案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讚好

合作夥伴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