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9 Feb 2009

家庭,家庭,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今年是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五四的长远影响在于文化启蒙,可是最近香港却为一股蒙昧主义的幽灵所笼罩。

由宗教右派掀动的这股蒙昧主义的歪风,以维护家庭价值,保卫道德文化的名义,对与性有关的问题,开展一场「文化战争」。就连一条本意在于维护家庭安全,防止暴力悲剧发生,以免伤害家庭成员的条例,都在宗教右派无限渲染「家庭制度行将崩溃」这种蛊惑人心的煽动底下,变成一场颇为无聊的意识形态角力。

以法律条文上的争执所掀起的这场争论,和其他在美加等地宗教右派挑起的「文化战争」一样,都只是他们借题发挥的工具。在他们要从所谓的「世俗主义者」手中夺回美国,重新成为他们理想的「上帝之国」的长期争战中,任何问题(包括无谓如强要在法院内外立「十诫」碑石),都可以成为他们的争战对象。就正如这场论争当中站在极右的一端,声称不能让「同性同居」这个概念,在香港法典上作哪怕只是「零的突破」的关启文,也在绕了一大轮法律圈子之后,坦白直言他所关心的,其实只是家暴法修订所带来的「文化含意」和它的「象征意义」。


同一上帝离婚态度迥异?

一如一个针对美加教友的基督右派网站所定义:「文化战争」是对付周围堕落世界的一场争战,目的是使世界重归基督。他们的文化使命,是与福音的使命并行,目的是由福音去改造文化,使世界顺服主耶稣。在他们为信徒订出的七条文化战争的准则中包括了:「认识人人都是战士,教会和每个信徒都加入」丶「决心遵行十诫」,并「不给魔鬼留任何余地」。

基督徒当然有权去信仰任何他们认为合适的世界观,但令人纳闷的是,在香港这个基督徒占人口只有数个百分点的地方,这批基督宗教右派在家暴条例修订的争论中,从来都没有向公众说明,他们的激烈「恐同」立场,其实只是来自他们这一派对基督教义的狭隘诠释。他们口口声声维护的,就俨然是一些不证自明,自有永恒的「家庭价值」,并把这套未经解释的所谓「家庭价值」论述,和「男女异性」的婚姻制度捆绑在一起。

基督教从来都站在维护既有的家庭制度的一方吗?《圣经》上有明言,哪一种是上帝喜爱的永久家庭制度吗?

基督新教(Protestantism)的教徒,似乎欠了要向香港广大的非信徒解释,为什么相信同一个上帝,天主教至今不容许离婚,而基督新教却可以?历史上是谁(马丁路德?)纵容了那可怕的「零的突破」,令今日家庭制度日益废驰,离婚率渐增,「家庭价值」日益衰落的「道德滑坡」?


康有为提倡同性婚姻?

在香港及在中国人社会,轻言家庭价值就更令人迷惑。因为中国文化语境下,家庭价值所指涉的,远非只是近代西方浪漫主义核心家庭的夫妻相爱,子女不滥交丶不搞同性恋等,而是在父慈子孝丶兄友弟恭之外,一大套以一夫多妻为原型的伦常纲纪丶婆媳妻妾,妯娌相争的错综关系,以致三贞九烈丶七出之条的戒律,和买卖婚姻丶童养媳丶妹仔买卖等等延伸的封建礼教,以及为抗衡此等礼教秩序的「逃逸路线」,例如自梳女的不婚同住,金兰结义的姊妹相亲。

五四时代的时人志士首要冲击者,正是这套婚姻与家庭的制度。他们以平等自由的价值为标尺,鞭挞既有家庭制度,反思「家庭价值」对妇女和广泛人性的摧残,追求人性独立。

他们问:从来如此,便对吗?

事实上,自晚清以来,中国先知先觉的有识之士,对家庭和婚姻的本质和理想,进行了大量没有禁区的思想探索和生活实验,不单只有妇女离家出走的「易卜生主义」丶自由恋爱,更有「去家」丶「毁家」丶「废婚」等的论调和大量环绕这些问题的智性辩论。

他们那一代人,就是敢想敢问。

例如,康有为的《大同书》中,就直指「家人强合」是一种「苦」,并有「去家界,为天民」的构想,更说在「太平大同之世,凡有色欲交合之事,两欢则相合,两憎则相离……无名无分,无界无限,唯两情之所属。既然人人可得,也就没有强合丶占夺丶抢争之事」,除此之外,康有为还提到「其有欢合者丶不论男女之交及两男之交,皆到官立约,以免他争。」大抵康有为除了是维新志士,更是提倡「公民联合/同性婚姻」的鼻祖。

康有为的《大同书》,写于西方世界还未有什么同志运动之前。而这些一百年前中国的先知先觉者,早就意识到家庭和婚姻制度的演进和变革,与社会丶文化和人格进步互相紧密扣连。没有对家庭制度丶家庭价值的反思,社会变革进步也只是空谈。

大同世界当然不是一蹴即就,这些洞见深刻的批判理论,也不存在什么鼓吹不鼓吹的问题。但当然,今日的基督右派,为了「文化战争」的需要,亦大可把康有为也列为当代性解放魔鬼的先驱,扣上同志运动打手的帽子,又或者把《大同书》列为禁书,批判其为污染中国青年一代的精神大毒草,从基督教书局的书架上移除,以示「不给魔鬼留任何余地」。


废除奴婢等同冲击家庭?

不过,基督右派除了自我陶醉于他们的「象征之战」丶「文化之战」之余,忘了向这一代今日尚存的,自吃人的礼教和封建异性婚姻体制逃逸出来的同性同居者解释,为什么苏颖智牧师可以斩钉截铁的宣示:「要立法令他们不受伤害,无可能!」在中国文化启蒙的历史进程中,基督教究竟站在何方?

这样说来,基督教从来不会去冲击家庭价值吗?答案当然不是。

香港教会史学家Carl Smith在一篇动人的著述中,生动的描述了香港的新教教会在五四前后,废除妹仔买卖的运动上所扮演的积极角色。当年的基督教青年会(YMCA/YWCA)联系起来的基督徒,站在改革的一方,与工会分子携手,促成了一九二三年香港废除妹仔奴婢制度的条例通过。发人深省的是,在这椿新教教会成员首次积极投身的人权运动中,反对废除妹仔奴婢制度的封建势力,例如买办富豪周寿臣,就辩称妹仔是华人家庭制度的一部分,暗指主要由基督徒组成的「废妹仔派」是在破坏华人固有的「家庭价值」。


家庭丶家庭,多少罪恶假汝之名?

一直以来,香港绝大部分信徒(包括那些在今日仍在教会学校读书的学生)都没有被告知,早年的传教士都是坐贩卖鸦片给中国的东印度公司舰队来港的。殖民权力和宗教权力,原来就密不可分。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内地就因此燃起了猛烈的「非基督教运动」。蔡元培丶胡适丶陈独秀等知识分子不分派别,强烈要求教育脱离宗教控制,要求收回教育权。在滚滚而来的历史浪涛下,香港基督徒一改保守习性,站在改革和进步的一方,十分合理自然,也可能因此而使香港基督教会,幸免于后来席卷中国,更激烈的反洋教运动的灾难。

可是,殖民地给予基督教会的种种特权,很容易令一些人忘记了,文化上的保守主义,并不是近代的中国人,长远真心接受基督信仰的原因。

当代美加的基督右派以激进好战著名,可是,香港的基督右派空有好战之态,却难掩内里的辞穷理屈,底子薄弱。如梁燕城者,丢一些过时书袋不及之余,以骂人「伪民主派」丶「淫贱议员」掩其不济,已广为识者笑。

更有论者,以为可以单靠讽剌同志运动没有一种惠及所有「同一屋檐下」各类有「同住」关系人士的襟怀,就足以向公众说明同志追求的平等,也不是真正的平等,其立意只为颠覆香港合法婚姻的定义。这些自称蒙恩的基督徒忘了,这种嘴巴论辩(巧妙的「反讽修辞」!),只是陈水扁式的「乌贼战略」,把人人都抹黑成「带点歧视成分」,却没有使自己的歧视变得合理。真理,却迷失在这些犬儒辩驳的交锋当中。

香港教会史学家Carl Smith以他的健笔,详细地见证了这样可供古今对照的精彩一幕:在东华医院一个辩论废妹仔法例的集会上,一位明显的反立法者以反讽的口吻说:外面每天还有男人苦力被贩卖,为什么你们只为女人大费周章!众人听罢,起哄踏脚,以示不满……要求主席立付条例举手议决。

历史,是很能说明问题的。

「大同理想」并非「天国」观念,五四以来,激发了无数的青年人,踏实地探求社会文化与时并进的改革之道。他们不会像宗教右派,虚言要等待起草一条「真正要实现全面平等」的「世界大同条例」(可能还会包括「动物权益」在内),以掩饰其落伍的歧视心态。

文化研究学者Lawrence Grossberg判断宗教右派实质上并非真是一种守持真理的保守主义,而是一种后现代文化氛围下出现的「舞弄感情的犬儒主义」(sentimental cynicism),因为虽然狂热,他们骨子里其实并不相信有真理。在香港这股宗教右派歪风下,也正好见证了后现代主义嘴巴上的奇巧淫技,如何取代了基督徒的生命见证,和正面理性的护教。

可悲的是,基督信仰在前门要驱走后现代犬儒主义的同时,它已在后门「暗渡陈仓」。

基督,在哭泣。


本文原载香港独立媒体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145

Reader's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on this page!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