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27 Jul 2011

同志愛運動

《體育畫報》Sports Illustrated封面特別報導:世界同性戀運動會是同志群體改變社會刻板印象,爭取自身權利的舞台。從2009年開始,中國同志勇敢地站在了這個舞台上。這段美好的經歷也許不能改變現實,但卻足以溫暖心靈。

2009年7月25日,第二屆World Outgames的開幕式在丹麥哥本哈根市政廳前的大廣場舉行,各國代表團在廣場外的大道上排隊等候,按照國名英文字母順序入場。飄揚的各國國旗看上去和以往有點不同:美國人把星條旗做成了彩虹條紋旗,加拿大人在國旗上楓葉的周圍塗上了彩虹。運動員們用各種方式吸引觀眾的注意,不少人顯然是男扮女裝,一位胸肌發達的以色列運動員赤裸上身披著國旗秀肌肉,不時引來觀眾的歡呼。也有一些紀律嚴明的代表團,穿著整齊劃一的服裝不苟言笑。

和奧運會、亞運會上動輒成百上千人的龐大代表團不同,這一次中國代表團只有16名成員,候場時,他們展開了一面五星紅旗,加拿大和馬來西亞代表團中的海外華人發現後,紛紛跑過來要求合影。「沒想到大陸能有人過來,早知道我們就來報中國團了,」海外同胞很激動,有人問:「是國家派你們來的嗎?你們來和中國政府有關係嗎?」參加運動會的中國運動員范坡坡告訴他們,他們是民間人士,但這確實是國內第一次自發組成代表團來參加這項賽事。

范坡坡們代表中國,他們參加的是世界同性戀運動會。

目前全球有兩個世界同性戀運動會,1982年創辦於美國舊金山的Gay Games是最早的世界性同性戀者運動會。Gay Games每四年舉辦一屆。進入21世紀後,Gay Games組委會即世界同性戀運動聯盟(Federation of Gay Games)中有一部分人提出要在比賽期間舉辦國際性的人權大會,另一部分人表示反對,雙方分歧越來越大,最終提出舉辦人權會議的人分離出來,成立同性戀者國際體育組織(Gay and Lesbia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2006年7月他們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辦了第一屆World Outgames。范坡坡們參加的就是第二屆World Outgames。

其實,這並不是中國代表團第一次出現在世界同性戀運動會的賽場上。早在2002年於悉尼舉行的Gay Games上,中國就出現了。據受邀採訪了2010年Gay Games的「同志亦凡人」中文站導演魏建剛介紹,在2002 年那屆運動會的開幕式上,各國代表團人場時,一位叫Dalida的南斯拉夫女士舉著中國的牌子走進了主會場,當主持人報出「China」時,全場都很驚訝。原來Dalida曾在中國生活過十幾年,她報的項目又是武術,她認為武術是中國的國粹,為了表示對中國的尊敬,Dalida代表中國走入了會場。不負眾望,她奪得了一枚武術銀牌。

「這是世界同性戀運動多元的一面,只要理由合理、充分,你可以代表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魏建剛說。

除魏建剛外,還有兩位來自中國大陸的「同志」參加了2010年在德國科隆舉行的Gay Games。23歲的四川女孩小敏是其中之一。

不過,直到現在,小敏也不曾把去德國參加Gay Games的事告訴父母,更不敢告訴已交往了兩年的男友。小敏是一位雙性戀者,她偷偷摸摸和喜歡的女孩約會,和男友的關係,「現在更多是一種依賴,」她說。性取向是小敏的秘密,和中國大多數「同志」一樣,她習慣了「躲在衣櫃中」(隱瞞性取向)。

范坡坡的遭遇,也許可以解釋小敏為什麼要保持沉。

2009年春節,回到徐州老家過年的范坡坡向家人坦白了自己的性取向。那個春節老兩口每天關起門來默默嘆氣,他們不明白自己最小的孩子為什麼會這樣,幾個姐姐也成天圍在他身邊,生怕出什麼事。范坡坡說,家人至今仍然迷茫和痛苦。

「出櫃」半年後,他做了一件讓家人更加不解的事情:去哥本哈根參加世界同性戀運動會。出發前,范坡坡撥通了家裡的電話,接電話的是他的父親。遲疑了片刻,他吞吞吐吐地說,「爸,我過幾天去國外參加同性戀運動會。」電話那邊先是幾秒鐘的沉默,隨後便是歇斯底裡的怒吼:「你想讓全世界都知道咱家的事嗎?你跟那幫人混在一起到底想幹什麼!」

父親的問題,其實范坡坡早在半年前「出櫃」(英文「Coming out of the closet」,意為同性戀者公開性取向)時就給出了答案:

「我想做我自己,我想快樂幸福地活著。」



范坡坡的願望,實現起來並不容易。中國主流社會認為同性戀是不道德的。他們鼓勵或者說強迫「同志」像鼴鼠一樣過地下生活。作為北京同志中心主任,生性活躍的范坡坡一直在從事爭取同志權益的工作。長跑是他最熱愛的運動,2006年,他報名參加了北京國際馬拉松賽,開始有意識地把長跑和爭取同志權益聯系在了一起。

「人們下意識地認為,同志是娘娘腔,弱不禁風。我參加馬拉松,就是要證明我們不是那樣的。我要把同志群體強壯、陽光、健康的一面展現出來,」范坡坡告訴《體育畫報》。

這也恰恰是世界同性戀運動聯盟創辦世界同性戀運動會的初衷。魏建剛說:「當初創辦Gay Games,就是為了改變人們對於同志都是娘娘腔的刻板印象,要通過Gay Games 讓人們看到,同性戀者的形象也(像異性戀一樣)是各種各樣的,也有陽剛的肌肉男。」

平常跑步時,范坡坡經常穿著印有彩虹標誌的衣服。2008年跑上海馬拉松,他特意套上了一件黑色T恤,胸前寫著「我們要看同性戀電影」。從北京電影學院畢業後,他就致力於同性戀題材紀錄片的創作和拍攝。馬拉松比賽要求運動員的衣服上不能帶有政治性標語,但范坡坡決定還是穿上試一試,不允許的話再換下來。槍聲響起,奔湧的人流傾瀉而出,范坡坡跑在路上,引起了很多路人的議論,「他要看什麼?」,「同性戀電影?」,「Oh!Gay!」……刺耳的話語不時鑽進他的耳朵。

范坡坡聽到這些話,反而有種驕傲的感覺。他回頭衝人群笑了笑,揮舞著手臂示意友好,「他們說這些話並不是在嘲笑我,只是對同性戀現象不了解,心裡好奇。」

范坡坡相信,堅持鍛煉身體,能夠讓心態更加平和,意志更加堅韌。他經常帶隊在大街小巷發放卡片和資料宣講同志權益,大部分人不以為異,但也遇到過比較極端的人,2010年夏天,他們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發放資料,一位中年男子接過宣傳單看了一眼,扔在地上,憤怒地說:「有什麼宣傳的?同性戀就是變態!」

「你說誰是變態?」同志中心的小楊沒壓住火。

「說你!怎麼著?」那個男人理直氣壯。

眼看就要動手,范坡坡將兩人拉開了。他沒再和那個中年人說什麼,只是勸同事冷靜下來。「對極端的人,我們表達出自己的觀點就行了,他不接受,我們不會強求。這本來就是個多元的世界,你得允許各種觀點的碰撞。」

不過他也有些慶幸,「很多中國人都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不會對我們有過激行為。」

穿著那件「我們要看同性戀電影」T恤跑完馬拉松全程,范坡坡忐忑的心放回肚裡:沒有人來找他麻煩。以後在很多公開場合,他都穿著那件衣服,依然會招來或奇異或鄙夷的眼光,而范坡坡也依然會報以微笑。



在2009年7月的哥本哈根,范坡坡熟悉的異樣眼神蕩然無存。

「這才是我想要的世界,」他說。

范坡坡曾經在北京的家門口掛起一面彩虹旗,紅、橙、黃、 綠、藍、紫六種顏色鮮艷惹眼。樓上的阿姨問他這是什麼旗,范坡坡告訴她是像徵同性戀驕傲的彩虹旗,阿姨聽到後扭頭走開,撇下一句,「同性戀有什麼驕傲的!」

2009年夏天他去哥本哈根參加World Outgames,一下飛機就看到,整個城市掛滿了彩虹旗,就連一座教堂的立柱也裹上了六色新衣,他很驚喜:「同志圈裡說,家有時會讓我們感覺冰冷,而飄揚著彩虹旗的地方將永遠溫暖。」

「當時的感覺是『Gay山Gay海』啊。」作為一名親歷者,范坡坡半開玩笑地向《體育畫報》記者回憶開幕式的情景,「每個國家的運動員都精神飽滿,就像在參加一個節日大Party。瑞士代表團很吸引眼球,他們喊著口號,上肢統一做著蛙泳的動作。」

丹麥是世界上第一個立法允許同性結婚的國家,而世界上第一對合法同性伴侶中的一位(另一位已經去世)被請到了開幕式現場。當主持人向他獻花時,如雷的掌聲和興奮的歡呼響徹全場,經久不息。開幕式持續了三個多小時,舉行文藝表演時天空飄起了雨,但露天體育場中的人們都沒有離開。臨近午夜時開幕式結束,哥本哈根市民沒有馬上散去,而是向各國運動員不停揮手致意。一位女士看到范坡坡胸前掛著「World Outgames」的牌子,走過來對他 說,「我的兒子是Gay,他和你的年齡一樣大,這次他做了志願者,我希望你們都能快樂。」

對於性格奔放的范坡坡來說,來到世界同性戀運動會,彷彿如魚得水;但對於仍然躲在衣櫃中的小敏而言,當和這個理想世界猝然遭遇時,她多少有些手足無措。

每一位參加2010年Gay Games的運動員,都會得到一張運動員證,憑此證可以在科隆市內免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你亮出這張證件,也就意味著告訴他人「我是同志。」

第一次掏出運動員證時,小敏猶豫了很久。她站在地鐵站前,手伸進包裡,感覺全世界目光都投向了自己。一群高大的加拿大女孩從身邊走過,每人胸前都掛著一張紅白相間的運動員證,她們向安檢人員示意後走進地鐵,小敏跟在後面,從背包裡掏出了證件,拿給檢票員掃了一眼,慌忙跑進站,趕緊把它塞回到包裡。

緩過神來,小敏意識到:在這裡,她不再是那個孤零零的少數派。地鐵通道中有很多Gay Games的廣告牌,上面寫著運動會的口號:「Be part of it(一起來參與)。」

走入車廂,小敏發現很多人都把運動員證掛在胸前,他們三五成群愉快地閒聊著。一個背著大包的菲律賓女孩進了車廂,胸前掛著的證件顯示,她也是來參加運動會的。科隆市民立刻給她讓出了座位,還熱心地用英語給她介紹交通路線。

「這裡是安全的。」坐了幾站後,小敏把證件戴在胸前。身邊的女孩問她來自哪裡,她自豪地回答:「中國。」

此後的日子,那張紅白相間的運動員證也始終掛在她胸前。



雖然代表中國參加世界同性戀運動會,但小敏並不是一個運動健將。她參加了4場羽毛球賽,全都輸了。不過這並沒有影響她的心情,因為Gay Games與其說是運動會,倒不如說是充滿歡樂的大Party。它的精神並非「更快、更高、更強」,如魏建剛所言,「大家在這裡比的是誰更健康,誰更開放,誰更有一顆包容的心。」

「同志亦凡人」網站的導演魏建剛和製片人Stijn的性取向都是同志,他們作為唯一被邀請的中國媒體,全程拍攝了2010年Gay Games。Stijn來自比利時安特衛普,這也是他第一次拍攝同志運動會。他這樣告訴《體育畫報》:「我去之前以為就是單純的比賽,去後才發現,那裡真是太好玩了,除了比賽還有演出、音樂會和遊行。」Stijn本來不喜歡運動,這次拍攝回來後,他辦了張羽毛球卡,有空就拉小敏去打。他說:「體育運動是很好的交流平台,很容易拉近人與人的距離。」

「很多人對同性戀運動會有誤解,甚至有人認為它很『齷齪』,等你去了就會知道那是一個善良、開放的運動會,」魏建剛說,「在科隆能感受到多元的文化氛圍。在商店、街角、 或公車上看到一對對的同性戀者,他們表現出的都是一種很自然的生活常態。同性戀還是異性戀,沒有人刻意去想那些問題,所有界限已經被打破。」

澳大利亞跳水名將馬修·米切姆作為2010年Gay Games的形象大使,在科隆宣講同性戀者應該享有的權利。馬修說,自從2008年北京奧運會後,他就沒有如此感動過。「現在很多國家的體育界都有很強的男權心態,同性戀者在體育運動中經常遭到批評和排擠,以至於很多人不得不遠離體育。參加了世界同性戀運動會後,你會有一種力量,你會懂的,不應該再懷疑自己的性別和身份,應該在心裡充滿驕傲。」



最能體現同志運動會精神和特色的比賽項目,是一項名為「Run For Love」(為愛奔跑)的長跑比賽。據參加哥本哈根同志運動會的網友Luke在博客中介紹:「該比賽將體育競技和群眾參與巧妙地結合了起來,所有參加長跑的選手,不論你是參加5000米還是1萬米或者是馬拉松,都在同一起跑線分批出發;同時,組委會也鼓勵所有參加世界同性戀運動會其他項目的人以及當地市民,與運動員一起行動,共同『為愛奔跑』。」

這人群中便有范坡坡與他的隊友章義和Eva。范坡坡本來要跑馬拉松,但由於賽前腰傷加重,改成了5000米。這一次他沒有穿那件寫著「我們要看同性戀電影」的T恤,因為用不著:在哥本哈根市中心的城市公園,每天晚上都放映著如《哈維·米爾克》這樣的同性戀電影。

發令槍響,范坡坡隨著人流跑了起來,沒跑多遠,聽到路邊傳來一聲「加油」,不是很標準,但很清晰。他循聲望去,一位30多歲的外籍男士在衝他鼓掌微笑。不遠處還有一位穿著印有北京奧運會「祥雲」圖案T恤的白人,手裡揮舞著一面中國國旗。

大多數參賽者的速度並不快,但很有節奏,邊跑邊說笑。很多運動員並肩奔跑,顯然是同性情侶。范坡坡對其中一對來自奧利地的伴侶印象深刻。在哥本哈根的街道和商場,他經常遇見他們牽手走過,「其實奧地利對待同性戀群體不算寬容,他們在國內沒有太多公開牽手的機會。在這邊可以像異性戀情侶一樣,大方自然地表露出來。人們對他們不會有異議,有的也都是掌聲和鼓勵。」

有一些同性戀伴侶帶著收養的孩子一起來跑馬拉松。一對拉拉(女同性戀者)推著一輛童車從范坡坡身邊跑過,車裡面躺著一個一歲左右的孩子──不用擔心,哥本哈根的道路很平整,孩子不會感到顛簸。很多小朋友也隨著大人一起奔跑,孩子們的歡聲笑語給漫長的馬拉松增添了很多樂趣。

當然,其中也有不那麼輕鬆和溫馨的場面:一些國家的同性戀者蒙面參加了馬拉松,跑完後沒有停留休息,由志願者引導迅速離開了賽場。據說,他們如果被曝光,回國後將受到嚴酷懲罰,甚至會面臨生命危險。

此時,Eva正在終點前等著給范坡坡拍衝刺的特寫鏡頭,「看這裡,跑慢點,微笑。」他擦了擦汗,深呼吸兩下,步伐變勻速,面帶微笑對著 Eva的鏡頭。他不僅是運動員,還要當出鏡演員。「國內人都不知道世界同性戀運動會是什麼樣,我要把運動會健康陽光的一面表現出來。」

「Run For Love!大家為了心中的愛而來,愛是自由的,崇高的,被尊重的。」跑完這5公裡,范坡坡很自豪。他說,這意味著中國同志在世界同性戀運動會上成功邁出了第一步。



雖然同志運動會不注重成績,但能夠代表中國獲得金牌,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中國同志在世界同性戀運動會上金牌零的突破是由李贊東和馬來西亞華人Sean Lee完成的。他們組隊在2009年World Outgame上奪得了男子沙灘排球的金牌。李贊東2000年前往德國留學,已取得德國長期居留權。「我的國籍仍是中國,這是屬於中國的金牌,」他強調說,「我是打第一槍的人,但絕對不是最後一個。」

范坡坡說,李贊東就是因為在國內沒法過下去才去了國外。「他是家裡唯一的男孩,爸媽總催他結婚生子,他被逼得太緊,就出了國。」

「我媽現在不再給我找女朋友相親了,但是他們還在催著我姐姐生男孩。可是怪了,幾個姐姐生的全是女孩,今年我又添了一個小外甥女。我們連重男輕女的觀念都改變不了,更別談接受同性戀了,」范坡坡說。

各國同性戀者在運動會期間其樂融融,但他們各自的處境並不相同。那些同性戀環境開放的歐美運動員,在大街上和酒吧裡動作親密、毫無顧忌。但是一些來自同性戀人權落後國家的人很低調,他們不上街不外出不參加遊行,比賽時也絕對不允許任何人拍照。

章義說,「這是為他們自身安全考慮。這樣一比,我們比他們強多了,至少我們回國後不用面對危險。」

不用面對危險,但他們回國後仍要走進「櫃子」。37歲的章義在北京一家著名的Gay吧工作,他告訴記者,國內所有的Gay吧都沒有窗戶。「同性戀者在Gay吧聚會,貌似到了公共場所,其實還是走進了一個大衣櫃。出了酒吧門口,他們很少有人敢承認自己的性取向。」

那麼參加世界同志運動會的經歷,會讓衣櫃內外發生變化嗎?

小敏的回答是否定的,「那是一段美好的經歷,但我也習慣了現在的生活,不打算改變。」但范坡坡顯然受到了鼓舞。2011年的北京國際馬拉松賽,他決定穿著代表「同性戀驕傲」的彩虹旗上衣,多組織幾個朋友一起參加,「是時候讓國內民眾正視同性戀群體了。」




請正視我們

兩屆世界同性戀運動會的五位參與者,來到《體育畫報》拍攝了這組圖片。我們特別搭建了一個彩虹空間,也希望中國有越來越多這樣的角落。(攝影:古智超 宋勇傑)



范坡坡 Fan Popo
年齡:26歲
職業:北京同志中心執行主任、青年導演
興趣愛好:電影
喜歡的體育運動:馬拉松、瑜珈
2009年哥本哈根World Outgames,他參加了5公里馬拉松比賽。



章義 Zhang Yi

年齡:37歲
職業:酒吧管理者
興趣愛好:攝影
喜歡的體育運動:跑步、游泳
2009年哥本哈根World Outgames,他參加了10公里馬拉松和50米自由泳。

魏建剛 Wei Jiangang
年齡:35歲
職業:導演
興趣愛好:看電影、看書
喜歡的體育運動:羽毛球、自行車
2010年德國科隆Gay Games,他作為受邀媒體嘉賓,全程拍攝了比賽。



Stijn Deklerck 涂建平
國籍:比利時
年齡:33歲
職業:「同志亦凡人」中文站製片
興趣愛好:電影、旅遊
喜歡的體育運動:乒乓球
2010年德國科隆Gay Games,他和魏建剛、小敏三人拍攝比賽。

小敏 Xiaomin
年齡:23歲
職業:「同志亦凡人」中文站攝像師和剪輯師
興趣愛好:聽音樂、看書
喜歡的體育運動:羽毛球、跑步
2010年德國科隆Gay Games,她參加了非專業組羽毛球比賽,並拍攝了比賽。


本文原載:《體育畫報 Sports Illustrated》2011年第02期總第119期1月21日版

Reader's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on this page!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