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25 Apr 2006

精彩絕倫的第21屆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

去年,成群結隊擠滿戲院大廳,興高彩烈,「基手基腳」的基族和基族支持者們肩並肩,臀碰臀地擠在一起等待入場的畫面,還記憶猶新,今年的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又在同樣的地點展開了。

開幕影片《吉屋出租》(Rent);情色視覺(Porno Vision)主題單元;得獎佳作菲律賓影片《馬希莫歐立衛洛的盛放》。
今年的第21屆都靈國際同志電影節(Turin International Gay And Lesbian Film Festival)從4月20日開始舉行,直至4月27日。

節目單元和去年大同小異,就是:參賽單元中的劇情片單元、短片單元、記錄片單元和錄像片單元,非參賽單元中的觀摩劇情片、環視劇情片、環視短片、環視記錄片、聲影單元、情色視覺(Porno Vision)、歐洲吾愛單元。

此外特別單元有:魯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紀念單元、保羅馬衛奇亞理(Paul Vecchiali)作品欣賞單元、香港同志導演楊凡的三部曲單元、亞倫桂勞帝爾(Alain Guiraudie)敬仰單元、巴巴拉哈密麼(Barbara Hammer)敬仰單元、肯羅素(Ken Russell)邁向五十年電影貢獻單元、音樂和電影名伶雪兒(Cher)單元,和紀念萊法葉拉狄維塔(Raffaella De Vita)單元。

開幕影片是美國出品,導演Chris Colombus改編自同名舞台劇的歌舞片《吉屋出租》(Rent)。故事描述一群在紐約東村的「波希米亞系」(bohemians)藝術家在表演藝術領域裡掙扎求存的經歷。他們克服貧苦病弱,甚至愛之病的威脅來為成名和受肯定而力爭奮斗,最終得以「修成正果」。

在參賽劇情片中,最受矚目的應該是奪得德國影展 Deutsches Kinderhilfswerk Grand
Prix,Teddy和Glass Bear - Special Mention最佳影片獎的菲律賓影片《馬希莫歐立衛洛的盛放》(Ang Pagdadalaga ni Maximo Oliveros,英譯 The Blossoming of Maximo Oliveros)。

這部片子是菲律賓導演索力多(Auraeus Solito)的首部劇情長片,敘述一個生長在竊賊家庭的十二歲男孩馬希莫愛上正氣凜然的警察先生的故事,探索在髒亂不堪,蛇鼠橫行的馬尼拉貧民區中的人性,對比這份少年初戀的純真。

馬希莫的同性戀傾向並沒有帶給他羞辱和禍害。相反的,家庭和朋友都對此泰然處之。直到他情竇初開,愛上與他家境背景,生活方式背道而馳的警察,他開始夢想更正常、美好的生活,但卻引發起家人的憤恨。

他墮入了一個處於正直與腐敗,自由放任與尊規守法,家庭與愛情的矛盾困境中。
姚宏易執導台灣的女同志片《愛麗絲的鏡子》;墨西哥影片《分裂的天空》;《旅程》中印度女同志從朋友變成情侶。
另外一些知名度較高的參賽劇情片有:

1. 由著名電視劇《六人行》(Friends)中的麗莎庫卓(Lisa Kudrow)所主演的《性的對立面》(另譯《她和他和他們之間》,The Opposite of Sex)的導演唐魯斯(Don Roos)所執導的美國片子《幸福結局》(另譯《皆大歡喜》,Happy Endings)。這部影片以機智
風趣的手法交代了十個「基直」角色間錯綜復雜的故事,通過他們的故事窺視人性中的愛情與親情,以及生命中難以意料的輾轉反側。

2. 出自美國的《傻子》(Loggerheads):由一個同性戀男子、兩個母親、三個年份、三段互相牽連的故事,交織成的一個感情豐裕,感性又感人的影片。故事發生在1999年的母親節,熱愛瀕臨滅種的海龜的飄泊流浪者馬克(Mark),戀上在海邊旅館做雜工的佐治(George);伊利莎白(Elizabeth)的丈夫因養子是同性戀者而與他斷絕關係;2000年的母親節,她思念著養子馬克,想知道遠離了的他,到底生活得怎麼樣;2001年的母親節,中年女子格蕾絲(Grace)決定啟程去尋找當年被迫拋棄交人領養的兒子馬克。這部唯美至性的影片是由美國導演添卻曼(Tim Kirkman)所執導,深獲各地影評人和觀眾的贊賞。

其他頗叫人激賞的參賽片子有:

1. 台灣姚宏易(Yao Hung-i)執導關於地下搖滾樂女歌手,因男人的緣故而遭母親和愛人所棄后,自我反思的女同志片《愛麗絲的鏡子》(Reflections,或 Ai li si de jin zi,高捷、陸亦靜、段均豪、歐陽靖、謝欣穎演出,侯孝賢製片)。

2. 墨西哥導演朱利安赫南德茲(Julian Hernandez,《天邊千雲舒卷》A Thousand Clouds of Peace Fence the Sky)吝於對白而重於畫面的《分裂的天空》(El Cielo Dividido,英譯Broken Sky或Heaven Divided),敘述關於一對同性戀情侶間,因肉欲的誘惑而漸漸關係變質的故事。

3. 波斯尼亞(Bosnia)出品的《西奔》(Go West),敘述當年南斯拉夫(Yugoslavia)瓦
解時,一對同性戀情侶喬裝成夫婦逃出被圍困的薩拉熱窩(Sarajevo),等待機會奔向荷蘭。異乎尋常的故事背景,勇氣可嘉的同志片,只可惜劇情鋪陳略嫌別忸,削弱了故事的說服力。

4. 曾執導過女同志片《Desperate Remedies》的紐西蘭導演史圖爾特馬英(Stewart Main),這次帶來了一部以少年青春期成長經歷為題材的影片:《五十種說美妙的方式》(50 Ways of Saying Fabulous)。影片描述有同性戀傾向的十二歲少年如何在這段成長的階段裡,認識自我並重新了解友情的意義。

5. 繼《火》(Fire)之后的另一部出色的印度女同志片《旅程》(Sancharram,另譯The Journey)。講述一對從朋友演變成情侶的女同志,必需面對家庭、社會、世俗的壓力下的鬥爭,攜手邁向她們人生的另一個旅程。

6. 德國與奧地利聯合製作的女同志片《異膚》(Fremde Haut,英譯 Unveiled),劇情述說伊朗女同志逃向德國,必需犧牲自我的身份和文化背景,甚至偽裝性別來求存。
感人的土耳其影片《兩個女生》(2Genc Kiz);從女同志觀點探討工作、愛情和政治的法國影片《尋找雪葉兒》;英國影片《夏天》(Summer)。
其他值得留意的片子尚有曾執導過《勞拉和比利》(Lola + Billidikid)的土耳其導演Kutlug Ataman帶來的,讓土耳其女生看了流淚 ,土耳其男士看了汗顏的《兩個女生》(2Genc Kiz);羅馬尼亞新晉導演Tudor Giurgiu的首部劇情片,一部牽涉兄妹亂倫的女同志影片《相思病》(Legaturi Bolnavicioase,英譯 Love Sick);從女同志觀點探討關於工作、愛情以及政治的法國影片《尋找雪葉兒》(Oublier Cheyenne,英譯 Looking for Cheyenne)。

十二部影片來自十一個不同的國家,不同的文化,從亞洲到美洲,從東歐至西歐,從簡單的愛情故事到復雜的人生無常,這次的參賽影片的內容似乎比過去的更多元化,更豐富多采。

在其他單元中,不乏值得注目的作品,如在環視劇情片單元中由伍思薇(Alice Wu)執導,陳沖主演關於未婚懷孕的媽媽與身為女同志的女兒同時處在有礙面子的處境下的《面子》(Saving Face)、墨西哥導演Alejandro Valle 的處女作品,想象力豐富的科幻劇《幻滅的故事》(Historias del Desencanto),和由美國公開出櫃的男同志演員察達艾仁(Chad Allen)演出同志名探的偵探片《第三者出局》(Third Man Out)。

在非參賽影片中的名牌導演作品,有英國名導尼爾佐丹(Neil Jordan)的新作《冥王星上的早餐 》(Breakfast on Pluto)。這是關於一個富魅力又機智兼性格強硬的愛爾蘭男孩,堅持衛護自我的故事。

法國新銳法導演佛斯杭歐容(Francois Ozon)的《哀悼三部曲》中的第二部,敘述同性戀攝影師面對生命即將逝去時的勇氣和覺悟的《時光駐留》(Le Temps qui Reste)。

導演作品欣賞單元中,個人較熟悉的只有英國慣常「驚世駭俗」的名導肯羅素(Ken Russell)和香港的楊凡。

肯羅素的「邁向五十年電影貢獻」單元中,呈獻了他從60年代至80年代的一些作品。作品常惹受爭議的肯羅素並非同志,也並非專長於拍攝同志電影,但他的作品中,不乏同性戀的元素。

其中最著名的要算是1969年的《戀愛中的女人》(Woman In Love),劇中一幕兩位男主角艾倫巴特斯(Alan Bates)和奧利弗律德(Oliver Reed)全裸摔跤的戲,散發純淨的男體美感,如今已成為影壇經典。

其他有牽涉同性戀情結的作品有敘述黑白電影時代「萬人迷」Valentino一生的《Valentino》,有關音樂家柴可夫斯基(Tchaikovski)一生受盡情感折磨,最終服毒自盡的《音樂情人》(The Music Lovers),沒安排在影展中放映的《彩虹》(The Rainbow)以及有關同志作家王爾德(Oscar Wilde)和他編寫的舞台劇《莎樂美》(Salome)的《莎樂美最后之舞》(Salome’s Last Dance)。

單元中個人最感興趣的卻是肯羅素在1980年導演,由奧斯卡得獎影帝威廉賀特(William
Hurt)演出,深奧詭異,探討生命根源的《變形》(Altered States)和淫亂驚擾,備受教會抗議的1971年作品《魔鬼》(The Devils)。

《魔鬼》片中眾修女雜交和酷刑的場面在當年引起了挺大的震撼,而當時放映的卻只是檢修后的版本,就不曉得這回影展中放映的是否為導演的原庄版本。
加拿大的Joseph Antaki及Xiaodan He 合導的短片《開羅呼叫》(Cairo Calling);楊凡電影《游園驚夢》;韓國短片集《茶花:三個寶吉島上的男同志故事》(Dong-baek-ggot,英譯Camellia Project: Three Queer Stories at Bogil Island)。
今年影展似乎比往年較為重視亞洲電影,甚至安排了一個楊凡的三部曲單元,當然這與楊凡前來擔任評審之一不無關係。雖然楊凡並非個人很欣賞的導演,但對於他能獲得這個重視,倒也覺得很欣慰。

楊凡單元中展出的三部作品分別為:同志電影中的經典、描述男同志戀情的《美少年之戀》、以新加坡變裝皇后為故事背景,極度夸張荒誕的《妖街皇后》(Bugis Street)和
由王祖賢與公澤理惠主演的昆曲名角女同志片《游園驚夢》。(男女同志和愛好易性者各得所好,可謂周全得很。)

除了楊凡外,中國崔子恩的作品《星引力》(Star Appeal)也在錄像參賽單元中放映。

其他的特選單元是美國女同志導演巴巴拉哈密麼(Barbara Hammer)的敬仰單元,展出的都是她的一些短片作品。還有法國導演亞倫桂勞帝爾(Alain Guiraudie)的敬仰單元和同樣來自法國的保羅馬衛奇亞理(Paul Vecchiali)的兩部作品。

身為許 多同志們的偶像,美國影歌雙全的「超齡」女星雪兒(Cher)也在這次的影展中佔有一席之位,讓她贏得奧斯卡影后的《月滿抱佳人》(Moonstruck)是她的單元展出的影片。

影展也特別安排放映由法德意三國聯合製作,由意大利導演卡羅利薩尼(Carlo Lizzani)執導的《魯奇諾.維斯康蒂》(Luchino Visconti),以向已故意大利籍的同志導演魯奇諾.維斯康蒂致敬。

遺憾的是影展卻沒安排放映他對同性戀有明喻或暗示的名作如由迪克.鮑嘉(Dirk Bogarde)主演的《魂斷威尼斯》(Death in Venice)和由曾經風靡全球女影迷的法國影星亞倫狄龍(Alain Delon)主演的《洛克和他的兄弟們》(Rocco e i Suoi Fratelli)。

以往沒注意到的是,這個影展雖然規模不大,所以不容易吸引到影片前來參展,有時候邀請到來參展的影片,素質乏善可陳(雖然今年似乎有了進步的跡象),但它卻盡量讓男女同志片參展的數量平等,任男女同志們能有同樣的機會欣賞到他/她們感興趣的片子,絕沒有重男輕女之嫌。

影展過后,都靈的同志群就會等待即將來臨的都靈同志大游行,再同聚一起,感染那一份彼此間的認同感。

Reader's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on this page!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