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 2

Please select your preferred language.

請選擇你慣用的語言。

请选择你惯用的语言。

English
中文简体
台灣繁體
香港繁體

Login

Remember Me

New to Fridae?

Fridae Mobile

Advertisement
Highlights

More About Us

10 Jan 2007

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 Borat

這部嘲笑美國與美國人的「實況紀錄片」,為什麼會在美國大受歡迎?

導演: Larry Charles

主演: Sacha Baron Cohen, Ken Davitian, Luenell

芭樂特決定長途跋涉到加州向潘蜜拉安德森求婚,順道還經過華盛頓、亞特蘭大、德克薩斯州及洛杉磯等,邊拍紀錄片邊接近他心中的完美女神。芭樂特卻以他的行為與口吻,惹怒了幾乎每一個與他接觸的人,不論是牛仔或男女平權團體,都會被芭樂特搞到懊惱不已。
是美國人大方,還是這部電影真的反映出了美國的現狀?還是觀眾只是喜歡這種偏向無厘頭的諧劇,而是影評者紛紛把這部電影看得太重,無中生有呢?

能夠確認的就只有一點,那就是《芭樂特:哈薩克青年必修(理)美國文化》(Borat: Cultural Learnings of America Make Benefit of Glorious Nation Kazakhstan,另譯《波拉特》)是一部笑料十足的電影,即使對戲中的社會與政治意識不感興趣,也能在笑聲中值回票價。

沙夏貝倫柯恩在美國因HBO電視頻道播放的《Da Ali G Show》脫口秀而成名,這次帶到大銀幕的是在電視劇中頗受歡迎的虛擬人物芭樂特。離開了家鄉哈薩克斯坦的芭樂特(沙夏貝倫柯恩飾),受政府委托,與制作人亞扎瑪(肯達維蒂安飾)來到美國拍攝一部關於美國文化的紀錄片。

芭樂特的第一站是紐約,湊巧的在一個深夜裡在電視上看到性感艷星潘蜜拉安德森,一見鐘情。

於是,芭樂特決定長途跋涉到加州向潘蜜拉安德森求婚,順道還經過華盛頓、亞特蘭大、德克薩斯州及洛杉磯等,邊拍紀錄片邊接近他心中的完美女神。

沒料到的是,芭樂特卻以他的行為與口吻,惹怒了幾乎每一個與他接觸的人,不論是牛仔或男女平權團體,都會被芭樂特搞到懊惱不已。芭樂特能成功 的向潘蜜拉示愛,又讓紀錄片殺青嗎?
雖然芭樂特對同志的觀點十分「封建」,但如果我們連這種無害的玩笑都承受不起,笑不出來,那可不就成為與電影裡思想心胸狹窄的人物毫無分別?
雖然《芭樂特》表面上是一部實況紀錄片,受訪的人大多數也都不知情,但絕大多數的情節都是導演與沙夏精心設計的「圈套」,讓「受害者」在沒有戒心下,展現出他們原來的模樣。

這讓觀眾在銀幕上看到在美國文化裡處在的偏見與虛驕,但電影也有利用專業演員搬演完全虛構的片段,為的是讓電影有即興演出不能帶出的情節發展。這種手法與麥克莫爾有點相似,但差異是在《芭樂特》較明顯的是一部超現實電影,不能與現實並提而論。

《芭樂特》最大弱點就是把一個如此簡單的情節置在一部將近90分鐘的電影,難免展現疲態,笑料在電影的最后半小時也感覺有點欠佳。但電影的首60分鐘就足於讓觀眾笑到開懷,同志觀眾也能欣賞芭樂特誤打誤撞,碰上一個同志游行(及一些美男子)的搞笑片段。

雖然芭樂特對同志的觀點十分「封建」,但如果我們連這種無害的玩笑都承受不起,笑不出來,那可不就成為與電影裡思想心胸狹窄的人物毫無分別?

Reader's Comments

Be the first to leave a comment on this page!

Please log in to use this feature.

Social


This article was recently read by

Select News Edition

Featured Profiles

Now ALL members can view unlimited profiles!

Languages

View this page in a different language:

Like Us on Facebook

Partners

 ILGA Asia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IGLHRC - Fridae Partner for LGBT rights in Asia

Advertisement